您好呀,这里是半生暖语。
这两天刷微博,发现一张截图,是@六神磊磊在今年3月发的一篇博文。
说熊太行发了一篇文章,大意是“应该年满 35 周岁才能考公务员”。
理由如下:
1、35岁之后,经过社会毒打,知道老百姓的不容易,才能更好地服务人民;
2、年纪大了升官野心小;
3、避免脱产考公,趁年轻多生孩子;
4、避免盲目卷学历,减少考研人数;
5、35岁考公的话,老爹不大能帮得上忙了,减少拼爹现象。
乍一看,这个观点很有道理。
35岁之后才考公,又有经验、又有体力,还能提高生育率,多好。
说一个我在知乎看到的例子吧。
有一位网友在知乎提问:“作为末位副镇长,一把手交待的事,手下的主任不肯做,怎么办?”
下方网友直接开喷。
这就是干部年轻化的副作用之一:
遇到问题,首先想到的是“把工作推出去”和“把工作压给下属”。
总结起来,就是否定三连:跟我没关系、我没干过、我可没干过。
现实也确实如此。
我们在日常生活中,去找老爷们办事情,为什么这么难?
就是因为他们中的很多人,是从校园直接考进去的。
昨天在象牙塔,今天就端起了铁饭碗。
没在社会遇到挫折、更没见过社会上花花肠子一大堆的老油条。
所以他就必然不会对你的难处,抱有同理心。
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,35 岁以上才能考公,是有一定道理的。
最起码能够保证,服务老百姓的那个人,能真的知道你的难处。
我们常说知其然,更要知其所以然。
当所有人都在吐槽 35岁这个时间节点的时候,你有没有想过它是怎么来的呢?
如果把中国,比作是一家公司。
1994 年,《公司人事录取规定》第十四条第一次明确要求录取员工的年龄要在 35 岁以下。
为什么呢?
因为在公司前 10 年大动荡的时候,没有年轻人上台。
而在 1980 年的时候,公司总部 30 多个单位的主要领导平均年龄达 63 岁,55 岁以下者仅占 9%。
其中,初中及以下学历者占比高达49.5%。
于是,邓董事长就提出招人的时候要年轻化、知识化、专业化。
再加上,当时人均初一文化水平,基本上 12、13 岁就开始务农、务工,到 60 岁退休(女50岁退休)的时候,有近 50 年的时间为公司创造价值。
所以这个规定,在当时是有一定道理的。
但就跟所有的大公司一样,政策是有惯性的。
1994 年之后,上大大公司,下到小企业,纷纷把 35 岁当做一个年龄节点。
仿佛过了 35 岁就不能创造价值了一样,把中年人弃若敝履。
现在都 2025 年了,如果用20世纪的标准来切割21世纪的职业生命,无异于用马车限速高铁。
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
在报考公务员这件事上,其他国家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个参考。
日本公务员报的考年龄上限为63岁,法国则允许70岁考公。
跟我们 35 岁的界限,相差巨大。
或许就如一句话所说:
中国人民是很勤奋的,但是,过度勤奋就变成了内卷。
虽然我们现在各种看不上美国,但美国早在 1967 年就颁布了《反雇佣年龄歧视法》。
其中明确规定,对年龄在40—65岁之间的员工或求职者实施歧视性对待是违法行为。
并在此后一系列的修订中取消了年龄的上限,有效杜绝了年龄歧视问题。
而我们呢?
甚至直到现在,还有很多人无法享受双休。
大公司的规章制度,总是特别滞后的。
所谓船大掉头难。
且不说 35 岁之后不能考公这件事,单说 35 岁的职场年龄歧视,就让人心寒。
或许,它唯一的好处就是,
能让35 岁的牛马们,前半生被驱逐,后半生被捆绑。
毕竟,人活一世,谁还不是只牛马呢。
这里是半生暖语,每天写文不易,如果您赞同我的文章,请给我一个点赞鼓励。
也欢迎评论区里一起讨论,知音难遇,愿我们抱团取暖。
END
作者介绍:写作者 / 生活观察家。用十年时光收集人间故事,相信每一种情绪都值得被温柔接住。愿做你深夜翻书时的那盏暖灯,陪你在文字里找回内心的从容与坚定。
河南股票配资网站.炒股配资平台网址.股票配资怎么赚钱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