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——回忆范旭东》
《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:回忆范旭东》并非寻常传记,而是一部由亲历者共同拼凑出的历史拼图。侯德榜、李烛尘、孙学悟……这些曾与范旭东并肩作战的战友们,以最真实的笔触,将那个艰难创业的峥嵘年代重新带到我们眼前。
出 版 社:中国文史出版社
编 著: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
索 书 号:K825.38=6/5
馆藏地址:学习书屋
范旭东原籍湖南湘阴,世居长沙东乡。祖父为直隶大兴县知县。父未能永年。母谢太夫人生子女三人,长子源廉(字静生),次女二姑,三子源让(字明俊)。源让生于一八八三年十月二十四日(清光绪九年,癸未,九月二十四日),东渡日本后改名锐,字旭东。
范旭东幼年家境贫困,衣食都靠母亲做针线活的微薄收入来维持。自幼从姑母学诗书,后入长沙北乡捞刀河吴镜蓉馆学八股试帖。他对八股文章很反感,曾说:“八股文章代圣贤立言,我有主见应由我尽量发挥,要我伪装圣贤来说假话是不可能的。”他当时经常到中西学术并重的求贤书院去阅读报纸,研讨时事,主动接受新事物。十九世纪末叶,我国正处在列强步步入侵、民族岌岌可危,爱国之士纷纷觉醒,新政高潮勃勃兴起的时候。当时湖南有南学会、时务学堂,提倡维新变法。范旭东的哥哥范静生是梁启超在时务学堂的高足。一八九八年戊戌变法失败,范静生遭到追捕,被迫东渡留学。庚子(一九〇〇年)以后,革命党人在长江流域活动频繁,范静生也回国活动,可是长沙侦骑盈市,四出兜捕革命党人,得学友陈少芝照顾,幸免危险。静生恐累及胞弟,乃携旭东同行,匿居舱下,离湘经鄂,再次东渡。
展开剩余55%范旭东一九〇一年到日本,先入清华学校学日语,一九〇五年毕业于和歌山中学,同年考入岗山第六高等学堂学医,一九〇八年进京都帝国大学理学院学应用化学,一九一二年学成回国。大学期间范旭东从近重真澄求学,近重真澄对古代合金的研究造诣很深。范旭东也搜集我国汉、唐钱币及金属器皿进行研究,对“中国冶金术探源”的研究别具见解,颇得近重真澄好评。
一九一二年范旭东回国,先在财政部任职。一九一四年以改革盐政为目的,着手改良盐质,创办久大精盐公司,一方面抵制洋货,一方面改善食盐卫生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,中外交通梗阻,洋碱来源中断,为解决国人剩盐缺碱之苦,首创工业用碱,成立永利制碱公司。一九二二年成立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,聘孙学悟为社长。一九二二年与青岛、济南实业家合办永裕盐业公司,经营出口盐业。一九三四年改组永利制碱公司为永利化学工业公司,创办永利硫酸铵厂,到一九三七年二月正式开工投产。范旭东二十多年来由盐到碱,由碱到氨、酸,历尽艰难曲折,吃遍千辛万苦,终使事业得到蓬勃发展。可是,一九三七年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入侵我国,范旭东辛苦经营二十多年的沿海各厂,尽陷敌手,这对他是一个极大的打击。但他并不灰心,振奋精神,为了民族复兴,为了抗日大业,迅速转移人才、物资,积极西迁,毅然决然在四川自流井和五通桥重建永利、久大和黄海。为了不忘恢复旧业,五通桥的化工基地取名为“新塘沽”。一九四三年范旭东眼看日本溃败在即,雄心大振,提出了战后建设十大化工企业的全面计划,并在一九四五年与美国进出口银行谈妥一千六百万美元贷款,终因得不到国民党政府的担保,未能成功。范旭东忧愤致疾,遽尔逝世。一代工业巨子,一个潜心振兴中华的实业家,临死念念不忘推进事业,嘱咐后继者“齐心合德,努力前进!”
《回忆范旭东》中那些泛黄却依然滚烫的文字,如历史长河中的灯塔,照亮了企业家精神的真谛。当今天我们探讨核心技术攻坚、呼唤实业脊梁、思考企业家社会责任时,范旭东跨越百年的身影,依然投射着强大的精神力量——那是面对困境的坚韧、追求卓越的执着,以及对国家民族深沉的爱。
推文:曹 静
部门:学习书屋
排版:康一凡
校对:高中丽
审核:吕鑫
发布于:北京市河南股票配资网站.炒股配资平台网址.股票配资怎么赚钱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