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封神演义》长期被解读为一场围绕“周室代商”的正义之战,姜子牙辅佐武王推翻暴君纣王、阐教与西方教联手围剿截教的情节,常被视作“天命所归”的正邪对决。然而,当深入细致地品味这部作品时,我们不难发现,这场波澜壮阔的神魔之战所呈现的道德光谱,远比表面上复杂得多:被冠以“正派”之名的阐教弟子们,行事多有阴险诡诈,而被打入“反派”阵营的截教势力,却常常恪守道义。甚至连战局背后操控的圣人们,似乎也在某种程度上展示了“胜者为王,历史由胜利者书写”的残酷现实。所谓的“天命”与“正义”,不过是权力博弈中的胜者为自我辩护所编织的历史大戏。
姜子牙无疑是封神主线的核心人物,他所代表的“正派”人设,从他下山那一刻起便埋下了崩塌的伏笔。在朝歌寄居期间,妻子马氏多次劝他从商以图生计,但姜子牙几次经商失败后,却愤怒地辱骂妻子为“贱人”。甚至在马氏因病自缢后,他仍以“悔不当初”来进行讥讽,丝毫没有表现出作为一位“仁德丞相”的应有风范。这一行为无疑撕开了他表面“正派领袖”的面具,揭示了其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一面。
展开剩余75%更具讽刺性的是,周文王临终时反复叮嘱姜子牙“纵天子不德,亦不可臣伐君”,姜子牙当面叩首应允“若负君言,即系不忠”。然而,转眼间他却协助武王举起反旗,践踏了忠诚二字。这种前后矛盾的做法,深刻揭示了“正派”阵营中的虚伪与伪善。
阐教的两位圣人,元始天尊与老子,更是将“厚黑学”演绎到极致。元始天尊与老子联合三教共立封神榜时,曾承诺“依各人根行浅深,或仙或神”,但转头却纵容弟子们对截教展开屠戮。广成子在碧游宫前手持番天印,直接将龟灵圣母打回原形,太乙真人则以九龙神火罩烧死石矶娘娘,美名其曰“替天行道”。燃灯道人主持破十绝阵时,为了施阵,不惜牺牲无背景的凡人和散修,当赤精子质疑“以俗子凡夫枉受杀戮”时,他竟然冷冷回应“天数如此”,毫不顾及人命的轻贱。
当赵公明以定海珠连败五仙时,阐教众人竟然祭出钉头七箭书这种阴毒的法术,以诅咒之法谋害敌将。所谓“名门正派”的手段,实则远比“旁门左道”更加狠辣与阴险。
女娲娘娘的行为则暴露了上位者的冷酷与凉薄。因纣王亵渎她的神像,她派遣轩辕坟三妖扰乱君王,临行前许诺三妖“事成之后,使你等亦成正果”。然而,三妖完成任务后,她却以“无端造业,残害生灵”为由将其擒杀,并由她亲自指派杨戬执行行刑任务。她这种“借刀杀人,卸磨杀驴”的做法,与她“创世圣母”的形象极为矛盾。所谓的“正义”,不过是强者清洗棋子时的冠冕堂皇的说辞罢了。
相较之下,被视为“反派领袖”的通天教主,却恪守了三教约定的精神,展现了极高的契约忠诚。从封神榜的佥押开始,通天教主便严格要求弟子“紧闭洞门,静诵黄庭”,即便火灵圣母被杀,碧游宫遭辱,他依然保持沉默,绝不轻易打破三教之间的约定。直到阐教勾结西方二圣围攻截教,他才被迫摆出万仙阵予以反击。这种“人不犯我,我不犯人”的底线意识,比起那些口口声声说着“天道”却暗中策划阴谋的师兄们,更加磊落、正直。
通天教主的弟子们也并非如“反派”所述那般阴狠。赵公明为妹妹复仇,虽凭定海珠连胜阐教高手,但始终秉持法宝对决,而非使用暗地里的手段;三霄娘娘在使用九曲黄河阵擒获十二金仙时,仅仅削去其顶上三花,避免了致命伤害。相比之下,阐教的手段则显得异常狠辣,老子直接以风火蒲团收了云霄,元始天尊用三宝玉如意击碎琼霄,这种手段的残忍程度,远超“反派”阵营。
而闻太师,作为殷商的支柱之一,虽知道“纣王当灭”是天命所定,却仍坚持忠诚于“臣节”,力挽狂澜,最终在绝龙岭被云中子以通天神火柱烧死时,仍高呼“为国尽忠,死而无憾”。这种赤诚的忠心,比起西岐阵营中那些“识时务者为俊杰”的投机者更加崇高。更为讽刺的是,截教对待俘虏的态度,远远超越了阐教。虽然阐教弟子如杨戬设计杀害张奎之母,截教在擒拿周将时,往往选择劝降,而非动用暴力。即使在余元被擒后,通天教主依然派虬首仙施救。这种“反派”的仁义,不禁让阐教“正派”的残忍手段显得尤为刺眼。
封神之战,表面上看是一场神魔之间的道德对决,实则是一场关于权力的游戏。元始天尊与老子借“天道”之名行扩张之实,勾结西方教覆灭截教,目的不过是为了清除道门内部的异己势力。鸿钧道人下山调解三教纷争,表面训斥三徒,实则默许阐教获胜,所谓“天道”,不过是强者为自己设定的规则。女娲娘娘借纣王之气削弱殷商,实际上是在争夺人间话语权,而昊天上帝通过推动封神,实质上是在为天庭扩充势力。四圣联手破万仙阵时,长耳定光仙背叛截教,献出六魂幡,这场所谓的“正义战胜邪恶”不过是权力压迫下的必然结局。对于弱者而言,道义在绝对力量面前,往往不堪一击。
发布于:福建省河南股票配资网站.炒股配资平台网址.股票配资怎么赚钱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